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
可就在西南边陲,一场惊天的密谋正在暗中进行。
作为最后一任“云南王”,卢汉的桌上摆着三条路。
他却选了最凶险的那条:秘密联系美国,开出了“美军进驻”的价码。
他几乎就要成功,是什么让美国人临阵退缩?而这片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是如何被解放军拉回来的?
01
要说云南这地儿吧,明清那会儿,真是个“蛮荒之地”。哪个大臣要是被流放云南,基本上就等于这辈子交代了,回不来了。
可到了近代,情况全变了。 19世纪后期,法国人从西贡下手,一点点蚕食,搞出了个快75万平方公里的“法属印度支那”,把越南、老挝、柬埔寨全包了进去。 另一头,英国人为了保住印度的东大门,打了三次英缅战争,把缅甸也给吞了。
这一下,云南可就不得了了。 它旁边紧挨着法属越南和英属缅甸,一下子从“边陲末梢”变成了“中外交流的最前沿”。 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什么“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全涌进来了。云南的地区经济也跟英法紧密捆绑,居然成了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跟东北、江浙、广东一个级别。
这条件,可不就得滋生出点别的东西嘛。 云南的军阀们,一下子就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手里的牌太多了。跟中央政府不对付的时候,他们可以扭头找英法要支持,割据一方,甚至还想往中原插一脚。跟中央政府合作的时候,他们又能借着中央的名头,去跟英法谈更有利的条件。 说白了,这帮云南军阀就在英法和中央政府之间左右横跳,核心目的就是把自个儿的利益搞到最大。
就在这个过程里,云南前后出了四位“云南王”。 第一任,蔡锷。1911年武昌起义一响,他立马就带着唐继尧响应,把云贵总督李经羲给赶跑了,当上了云南都督。 后来袁世凯想称帝,蔡锷又从北京溜回云南,拉起护国军,出兵四川,把北洋军打得节节败退。 这“割据”和“拥护”的切换,蔡锷玩得是炉火纯青。
1916年蔡锷病逝,第二任“云南王”唐继尧登场了。 这家伙统治云南十二年,军事上不差,但政治上站队站错了。 1920年代,孙中山要北伐“武力统一”,陈炯明非要搞“联省自治”。唐继尧为了保住自个儿的地盘,居然站了陈炯明,拒不配合北伐。 孙中山去世后,他胆儿更肥了,居然想推翻广州国民政府,去兼并两广。 结果呢?李宗仁领着两万桂军,把他七万滇军打得稀里哗啦。唐继尧这下就歇菜了。
1927年,北伐军都打到长江了,云南这几个镇守使一看,唐继尧不行了,赶紧联手发动变动,把唐继尧给囚禁了,宣布效忠国民政府。 接着,就是龙云出场了。 经过一年的内部火并,龙云最终胜出,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成了第三任“云南王”。 这个龙云,可比唐继尧会玩。 政治上,他坚决站蒋介石。蒋介石要清党,他比谁都积极,立马开会把清党列为改革的第一前提。 军事上,蒋介石的调遣,他基本都听。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龙云立马派出卢汉当军长,组建第六十军出滇抗战。 龙云对这支部队,那可是下了血本。 全军人均一顶法式钢盔,每个连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 此外还有德国克虏伯山炮,甚至有每分钟射击四百发的法式高射机枪。 这装备,在当时的中国军队里,简直是豪华配置。 就凭这装备,第六十军在台儿庄战役里,敢跟日本的板垣师团硬碰硬。那场“禹王山攻防战”,打得是真漂亮,被国民政府定为优秀战例,写进了军事教材。
龙云就这么稳稳当当在云南干了十八年。 要说龙云有多忠于蒋介石,那也未必。 就像龙云的儿子龙绳武说的,他家老太爷和蒋先生,谈不上有什么私人交情,他们两人只有利害上的交情。老太爷认为蒋是一个已经形成气候的领导人物,所以支持他。 说白了,龙云支持老蒋,是为了保住他割据云南的地位。
龙云这点小心思,蒋介石能不清楚? 1945年抗战一结束,蒋介石立马就开始动手了。 他先是下令,让卢汉(龙云的亲信,也是第四任“云南王”)率领滇军主力进入越南,去接受日本投降。昆明呢,只留下一个暂编师。 与此同时,蒋介石派杜聿明,统帅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和青年军一部,负责昆明的“防务”。 这兵力一对比,傻子都看明白了。中央军控制了昆明,龙云成了没牙的老虎。
1945年10月,蒋介石见时机成熟,命令杜聿明动手,控制了昆明市区,免了龙云在云南的一切职务,调他去当军事参议院院长。 接着,蒋介石一张任命状,发给了还在越南的卢汉——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省保安司令。 这就是阳谋,拉一个,打一个。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有“云南王”这个巨大的诱惑,卢汉根本没法拒绝。 卢汉在越南做出“绝不率领滇军反抗”的承诺,受降一完成就跑回昆明上任了。龙云气得破口大骂,说卢汉是忘恩负义、卖主求荣。 卢汉,就这么成了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云南王”。
02
卢汉这个“王位”,坐得可一点不踏实。 他这个位子是蒋介石给的,但蒋介石压根不信他。他又是靠着“背叛”龙云上位的,龙云那边的人也恨他。 他就这么在夹缝里,当了四年“云南王”。 时间快进到1949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东南半壁江山迅速解放。摆在面前的,就剩下华南、西南这几个省了。 国民党这边,最后的主力就两块: 第一,华南的白崇禧集团。他把二十万精锐部署在湖南一线,加上广东余汉谋的十二万精锐,搞了个一字长蛇阵。 第二,西南的胡宗南集团。他用主力控制秦岭,又让宋希廉守川鄂边界,孙元良守巫山,何绍周守贵州,罗广文守南充。 这俩人手握七十多万精锐,都是装备精良的部队。
按照国民政府的计划,白崇禧守住华南,胡宗南守住西南,这就是最后的翻盘机会。 万一失败,两路人马就退往云贵,再搞个西南防线。 解放军要解放全中国,就必须把这俩人彻底灭掉。 如果这个任务完不成,云南,极有可能脱离中国, 重新变成南诏、大理那样的“化外之地”。
中央和教员同志制定了一份极其严密的作战计划。 核心战术就九个字:“大迂回、大穿插、大包围”。 针对胡宗南,用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 命令二野第五兵团(杨勇)出贵州,解放贵阳后,直接迂回到四川南部,切断胡宗南往云南跑的路。 第三兵团(陈锡联)解放黔江、彭水,和第五兵团一起拿下重庆。 同时,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贺龙)从陕西翻越秦岭南下。 三路大军,目标就是把胡宗南包围在成都一带。
针对白崇禧,用第四野战军(林彪、罗荣恒)。 教员在作战电报里判断得非常清楚:白崇禧在湖南绝不会跟我们决战,他要保广西老巢。 所以,打法就是“完全不理他的临时部署,远远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 命令四野第十三兵团(程子华)为右路军,迂回到湘桂黔边界。 第十五兵团(邓华)和二野第四兵团(陈赓)为左路军,拿下广州后,第四兵团就杀进广西,切断白崇禧从海上跑的路。 第十二兵团(肖劲光)等为中路军,在湖南正面打完“衡宝战役”后,就等左右两路合围,然后一起冲进广西,全歼白崇禧主力。
这个计划一下达,解放军的行动简直是势如破竹。 9月初,二野西进。11月15日,第五兵团解放贵阳。16日,第三兵团解放彭水。29日,解放重庆。12月22日,三路大军包围成都。胡宗南乘飞机跑了。 四野的速度更快。 9月13日,四野行动。10月14日,左路军解放广州,陈赓指挥第四兵团立刻转向广西。10月16日,中路军打完“衡宝战役”,歼灭白崇禧4.7万人。 到12月11日,广西战役胜利,白崇禧集团彻底覆灭。 不到四个月,华南和西南基本解放。
就在解放军横扫华南、西南的时候,昆明的卢汉,坐不住了。 他这个“云南王”才当了四年,根基远不如前三任。 现在,他面前摆着三条路: 第一,追随国民政府,顽抗到底。 第二,改旗易帜,加入新政权。 第三,利用云南的特殊地理条件,挟洋自重。
第一条路,卢汉很早就放弃了。 因为在1949年8月13日,他的前老板,也是他表哥的龙云,在香港联合40多个国民党大员,发表宣言,公开跟国民政府掰了。 第二天,龙云单方面宣布“云南起义”。 龙云在云南旧部亲信一大堆,他这一搞,等于把卢汉架在火上烤。 国民政府那边,行政院长阎锡山立马就炸了,极力要求武力解决云南。蒋介石也召卢汉去重庆,同时命令李弥的第八军、余程万的第二十六军向云南靠拢。 这意思很明白,老蒋不信任卢汉,要动手了。卢汉要是选第一条路,死路一条。 那选第二条路,投向新政权呢? 卢汉也犹豫。龙云已经先“起义”了,卢汉担心自己再投过去,地位不保,甚至可能被龙云反攻倒算。 他就这么被逼到了墙角。
03
就在这种极度不安和投机心态下,卢汉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飞到重庆见蒋介石,满口答应“国府迁都云南,把云南变为反攻基地”,先把老蒋稳住。 另一方面,他一回到云南,就在11月15日,干了一件极其隐秘的事。
他命亲信跑到美国驻昆明领事馆,会见副领事陆德瑾,请求美国支持云南独立。 卢汉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向美国开出了最大限度的让步。 他告诉美国人,只要华府愿意协助保持云南领土完整,不受国共两方染指,那云南最高当局,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任何条件。 这包括切断和中国政府的联系,接受美国外交保护,甚至美军进驻,同时遵照美方一切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指令。 这哪是求援,这简直是把云南打包送给美国。
他甚至还担心美国嫌麻烦,特意声明:云南不需要美国的任何财政援助,只需要美国在口头上支持云南独立运动。 陆德瑾立马把消息传回华盛顿。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紧急讨论,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白崇禧和胡宗南的七十万精锐都挡不住解放军的攻势,卢汉更不可能。 美国离云南太远,运送物资根本不现实。单纯的口头支持,没有任何意义。 说白了,美国人一算账,这是笔血亏的买卖,不干。 于是,美国以“不便干涉中国内政”为由,拒绝了卢汉的请求。
11月28日,重庆眼看就要解放,卢汉急了,再次让步,向陆德瑾承诺,任何形式的美援都有用,不一定要派兵,甚至可以先公开宣布云南独立,再请求国际协助与保护。 他想用这种方式,帮美国绕开“干涉内政”的嫌疑。 但美国还是一如既往,不支持。 正是解放军的赫赫军威,打消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欲望,也挫败了卢汉谋求云南独立的野心。
三条路,两条都走不通了。 卢汉能选的,只剩下“加入新政权”这一条路。 1949年12月9日,卢汉以开会的名义,扣留了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还有保防处处长沈醉等人,以云南省政府主席的身份,宣布起义。 这时候,二野已经解放了贵州和四川大部,四野也即将解放广西,中国大局已定。
04
但卢汉的起义,并不代表云南就和平了。 他扣了将军,可那两个军的主力还在外面。 这两个军(第八军、第二十六军)立马起兵进攻昆明,要推翻卢汉。蒋介石非常赞赏,赶紧派陆军副总司令汤尧到云南主持大局,把这两个军编为第八兵团,汤尧兼任司令。 云南局势,又悬了。 卢汉的“起义”非但没带来和平,反而让昆明直接陷入了战火。
中央立刻下令,要稳住云南。 第二野战军命令第五兵团的一个师,火速从贵州赶到云南曲靖,和国民党军打了一场歼灭战。 汤尧的部队被打退,撤到了云南南部,在蒙自、个旧、建水一带盘踞,准备伺机逃往越南。 他们盘踞的地方,可不是瞎选的。 蒙自有机场,那是他们的“空中生命线”。实在不行,飞机一起,飞到哪都行。 陆地上,从这往南,就是通往越南的口岸河口。 两条退路,全都想好了。
教员同志通过军委下令: 以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梁兴初)的两个师,加上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军(周希汉),组成联合部队,由陈赓(时任二野第四兵团司令员)统一指挥, 进军云南南部,彻底消灭汤尧的第八兵团。 1950年1月1日,陈赓的命令下来了。 这又是一场经典的“大迂回”作战。 陈赓的打法,就是‘关门打狗’,而且是先关门,后打狗。
他下的命令,兵分两路。 第一路,第十三军,任务就一个:千里奔袭,直插蒙自。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在亚热带山林里急行军,要的就是一个‘快’字,要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端掉他们的空中枢纽。 第二路,第四野战军的第三十八军,任务更绝:直扑河口。 这是中越边境的重镇。拿下这里,就等于彻底扎死了陆路通道。 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05
就在汤尧还在蒙自机场,优哉游哉地指挥飞机,一架一架往外运黄金、运家眷的时候,解放军第十三军的先头部队,就跟从天而降一样,突然出现在机场。 那场面,一下就炸了。 汤尧的指挥部当场就被端了,他自个儿狼狈不堪地逃了出去。可他那两个军的主力,还傻乎乎地分布在周围,根本不知道老窝已经被掏了。 这一下,空中退路,死死地断了。 另一边,第三十八军也按时抵达河口,往那一站,汤尧的陆地退路,也彻底没了。 两扇大门,被陈赓“哐”一下,全关上了。
汤尧的第八兵团,成了瓮中之鳖。 接下来,就是“打狗”。 陈赓指挥部队,在蒙自、个旧、建水地区展开围歼。 截止到1950年2月7日,国军2.7万人被歼灭。 陆军副总司令、第八兵团司令汤尧,被解放军战士活捉。 滇南战役,以解放军的完胜告终。
就在陈赓指挥主力歼灭汤尧兵团的同时,另一支部队——滇桂黔边纵队,正一路向云南的西南方向追击。 1950年2月19日,这支部队抵达了中缅边境,解放了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随后,他们回师解放了整个西双版纳。 这个地方,在明朝的时候,叫做“车里宣慰使司”。 它曾经是“三宣六慰”的一部分,后来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管辖。
1950年2月19号,就在打洛镇那个地方,当滇桂黔边纵队的战士们,第一次站在这片土地上,望向中缅边境的时候,所有的“独立”迷梦,都烟消云散了。 那个在明朝档案里被称为“车里宣慰使司”的地方,在几百年的漂泊之后正规配资平台,终于回家了。 陈赓,这个15年前在云南巧渡金沙江的战将,又回到了这片土地。 从1935年的“转折”,到1950年的“回归”,他和他率领的部队,跑完了这场跨越百年的接力赛。 至于汤尧,那个被活捉的兵团司令,他的军事生涯在蒙自机场被端的那一刻,就画上了句号。他被俘虏后,在解放军的战俘营里待了很久,直到1961年才被特赦。出来后,他被安排在江苏省政协当了个文史专员,也算是安稳落地了。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正规在线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