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重构LED显示行业生态
在今年各大LED显示展会上,MIP技术都成为了一大亮点。无论是深圳国际智慧显示及系统集成展(ISLE 2025),还是欧洲视听技术及系统集成展、美国InfoComm 2025等国外展会上,MIP均已成为LED显示企业重点展出的技术方案之一。
而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芯映光电、洲明科技、利亚德、雷曼光电、国星光电、中麒光电、晶台光电、立琻半导体、视爵光旭、艾迈谱等多家LED企业相继推出最新MIP技术产品,形成更多元封装发展路线,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在生产端方面,MIP发展进程也相当活跃,国星光电、利亚德、三安光电、京东方华灿等企业纷纷扩增MIP产能,让MIP成本能够逐步下降,应用范围逐步延伸。
“2025年是MIP发展的元年”,在近日结束的集邦咨询自发光显示研讨会上,回顾MIP技术的最新进展,国星光电RGB器件事业部研发部长谢少佳如此总结道。因此,2025年或为未来MIP技术迈向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埋下重要伏笔。

研发部长 谢少佳

2025年MIP技术发展超行业预期
作为SMD技术的延伸, MIP(Mini/Micro LED in Package)是一种将Mini/Micro LED芯片通过巨量转移技术,在芯片级层面进行封装,最终实现自发光显示的显示方案。
MIP兼具成熟封装技术的底蕴和Mini/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的创新优势的特点,让其适配如今LED显示行业微小间距应用的发展趋势。
因此,虽为LED封装技术的后来者,但行业对于MIP发展前景也颇为看好。随着时间的推进,如今的MIP技术已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谢少佳认为,从多个角度来看,MIP如今的发展都已超出行业预期,正在撕掉“高价小众”标签,这背后则是多重因素积极影响下的结果。
首先,从产业链角度来看,LED全产业链正在加持MIP技术的产能发展,无论是上游的芯片厂还是中游的封装厂,再到下游的面板企业,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加持和布局MIP板块,为MIP技术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
在技术研发方面,MIP研发投入也达到新高度,驱动MIP技术也在快速迭代中,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MIP的新申请专利达到了800多项,相关设备投入也在持续增加。
在全产业链加持以及相应技术与产能的积极投入下,MIP应用持续向着P0.9甚至更小的P0.7及以下的微间距领域迈进,且无论从良率还是综合成本角度而言,MIP均已具备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MIP在打破像素壁垒的同时,还降低了微间距产业化的门槛,让更多LED企业能够进入到微小间距市场当中,挖掘LED显示行业的新机。

国星光电成为MIP高速发展的关键推手
在这股MIP技术高速成长浪潮中,国星光电无疑是其中的关键推手之一。凭借多年LED封装行业经验,国星光电以更早的布局、更大的资源投入、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技术储备以及更强大的上下游协同能力,早已定下清晰的MIP技术发展策略,持续推动MIP技术升级优化与应用推广。
在产品端,国星光电先后推出了MIP0202 、MIP0404 、MIP0606 、MIP1010 等系列化MIP器件产品,全面支持共阴共阳方案,延续成熟的SMD工艺,具有极高的出光一致性、高对比度、高画质,可满足P0.6~P1.5不同点间距的个性化设计。

(图片来源:国星光电)
为推进MIP技术从器件向拥有更低系统成本的面板形态发展,在今年4月,国星光电推出了最新AS面板系列产品,通过MIP+模组+GOB技术融合方案,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定制灵活度,并提供OEM和ODM的服务方案,覆盖P0.7~P1.5间距应用,以更好的显示效果、更优的产品性能加快MIP技术的普及应用。

图片来源:国星光电)
在产能布局方面,国星光电的MIP产能规划彰显了其持续推进MIP技术的决心。今年3月,国星光电曾透露,公司已形成MIP产品2000KK/月产能规模。而随着国星光电吉利产业园的扩产落地,将全面承接新型显示及Micro LED显示需求,为MIP产品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坚实的基础。

MIP三大核心优势重构LED显示行业生态
尽管目前MIP技术仍处于量产的初期,短时间内成本优势还不明显,但国星光电更加看重的是MIP技术的长远发展价值以及其对LED显示行业带来的深度影响。
谢少佳表示,国星光电看好MIP封装技术未来发展价值,不仅在于其是一种新型的封装器件,更在于MIP以一种全新方式深刻地重构着整个LED显示的产业生态。
首先是MIP为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带来了产业化优势。谢少佳详细解析道,MIP核心的优势在于解决了Micro LED芯片封装的关键工序问题,采用MIP +巨量转移组合的方式,已取得规模化量产的优势,进一步推动Micro LED技术的落地应用。
其次是MIP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随着各家大厂的纷纷投入下,MIP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产能爬坡速度超预期。谢少佳指出,未来MIP技术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所带来的海量制造经验,将反哺MIP工艺的持续优化,这将极大地缩短后续的MIP研发周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推动MIP成本进一步下探。
最后,则是MIP可模块化的优势,其能够打破生态瓶颈,实现“封装即模组”。谢少佳认为,可模块化是MIP技术最具革命性的一大特点,在传统产业链中,封装厂和模组/面板厂的角色泾渭分明,而MIP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产品生态。
具体而言,MIP可模块化特点让LED显示屏产品保护再次升级、良率进一步提升。此外,可模块化特点让LED显示模组的生产工序前移至封装阶段,简化了LED显示生产流程,化整为零,降低了下游客户进入微小间距显示领域的门槛。
得益于上述三大优势,如今的MIP显示方案正在实现全场景的突破。以MIP技术为基础的LED显示方案正从传统的专业级大屏走向家庭影院、零售展柜、博物馆,乃至车载中控、可穿戴、AR/VR眼镜应用领域之中。

而在未来AI大时代下,MIP更将成为赋能AI技术快速发展的利器。谢少佳认为,MIP显示方案将是实现“显示屏+ AI +场景服务”愿景的绝佳载体。MIP的高可靠性、设计灵活性和全场景应用等能力,将赋予LED显示屏更多价值,为AI技术内容提供更精准的场景落地方案。

小结
作为MLED技术的承载体之一,MIP技术正迅速走向成熟,未来随着以国星光电为代表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在技术、产品和产能上的持续发力与全面布局,MIP技术将加速突破最后的成本与产业化壁垒,成为推动LED显示屏行业进入微间距发展时代的关键力量。
]article_adlist-->文:LEDinside Irving

更多LED显示屏市场深入行情,点击小程序了解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2026全球LED显示屏市场展望与价格成本分析》报告。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