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滴天髓》《穷通宝鉴》《子平真诠》等经典著作,旨在传统文化科普,弘扬传统智慧,引导向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理性阅读。
《滴天髓》开篇云:"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要识别命理的根本法则,首先要观察天地运行与神妙造化。
在八字命理中,时辰是四柱之一,代表着一个人的归宿、晚年和子嗣。《三命通会》记载:"时为归宿,最关紧要。年月日虽好,时若不吉,亦难言美。"时辰虽在四柱之末,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觑。
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五行属性和能量特征。但其中有三个时辰最为特殊,生于这三个时辰的男子,往往带着与众不同的命格征兆。这三个时辰,就是子时、午时、卯时。
子时为一日之始,午时为阳气最盛,卯时为日出之时。古代命理大家对这三个时辰推崇备至,认为生于此时的男子各有奇特之处。子时生人智慧深沉,午时生人光明磊落,卯时生人生机勃发。这三种命格究竟有何玄机?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要说清楚这三个时辰的特殊之处,得先从时辰的划分说起。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子时是夜半,从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是鸡鸣,从凌晨一点到三点;寅时是平旦,从凌晨三点到五点;卯时是日出,从早上五点到七点;辰时是食时,从早上七点到九点;巳时是隅中,从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午时是日中,从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未时是日昳,从下午一点到三点;申时是哺时,从下午三点到五点;酉时是日入,从下午五点到七点;戌时是黄昏,从晚上七点到九点;亥时是人定,从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渊海子平》中说:"时为四柱之枢纽,吉凶祸福之关键。"时辰是八字的关键,决定了一个人晚年的境况和子嗣的状况。
十二个时辰中,子午卯酉这四个时辰最为特殊,被称为"四正时"。子为正北,午为正南,卯为正东,酉为正西。这四个方位正好是四方的中心,对应着四季的转折点。
《易经》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子午卯酉四时,正是阴阳交替、五行转换的关键节点。生在这些时辰的人,往往命格特殊。
今天要说的,是子、午、卯这三个时辰生人的特点。
先说子时。
子时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一天的结束。夜半时分,阴极阳生,新的一天从黑暗中诞生。《淮南子》说:"阴阳之气,至子而生。"阴阳的气机,到了子时开始生发。
子时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五行属水。水主智慧,主深沉,主谋略。《黄帝内经》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子时属水,水能生智,所以子时生人往往聪明过人。
《三命通会》中有一段论述:"子时生人,智慧深藏,谋略过人。少年多波折,中年渐顺遂,晚年享清福。"子时生的男子,早年可能会经历一些坎坷,但越到后面越好。
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谋士,据传就是子时出生,此人便是三国时期的贾诩。
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过人的武艺。但他有一样东西,就是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对人性和局势的深刻洞察。
当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贾诩先投靠了董卓的部将李傕,帮助李傕攻占长安。后来又投靠张绣,帮助张绣打败了曹操。曹操对他恨之入骨,发誓要抓住他。
张绣本想继续与曹操为敌,但贾诩却劝他投降。张绣不解,说:"我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他怎么可能接受我?"
贾诩说:"正因为你杀了他的儿子,他才更需要你。他要向天下人证明,他是个有度量的人,能够不计前嫌。你现在投降,他一定会重用你。"
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没有追究,还封张绣为列侯。贾诩也因此得到曹操的赏识。
后来曹操要选继承人,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不决。贾诩一句话就让曹操下定决心。他说:"想想当年袁绍和刘表的教训吧。"
袁绍和刘表都因为废长立幼,导致家族内乱,最后被人所灭。曹操听了,立刻明白过来,确立了曹丕为继承人。
贾诩一生辅佐多个主公,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最后善终,活到了七十多岁。他的智慧,就像子时的水一样,深沉而有力。
子时生人有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聪明机智,善于谋划。他们的头脑特别清晰,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面对复杂的局面,他们总能找到最优解。
第二,性格内敛,不喜张扬。子时属阴,阴主收敛。子时生人往往比较低调,不会到处炫耀自己的才华。他们更喜欢在背后筹谋,而不是站在台前表演。
第三,早年坎坷,晚年安稳。子时为一天之始,万物尚未苏醒。子时生人早年往往要经历一些磨难,但这些磨难是在打磨他们的智慧。到了中年之后,他们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晚年更是享福。
第四,善于权变,懂得进退。水无常形,随势而变。子时生人也是如此,他们懂得审时度势,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从不死板。
《滴天髓》说:"智者乐水,水者智也。"智慧的人喜欢水,因为水象征着智慧。子时生人得水之精华,自然智慧过人。
但子时生人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水性太重,容易过于冷静,缺少热情。他们有时候会显得太理智,让人觉得不够真诚。水性善变,也容易让人觉得靠不住。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子时生人如果能够学习水的这种品质,既有智慧,又有德行,那就是最好的状态。
再说午时。
午时是一天的正中,太阳升到最高点,阳气最盛。《淮南子》说:"日中而盛,万物皆明。"正午时分,阳光普照,万物都显得明亮清晰。
午时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午火,五行属火。火主礼,主光明,主热情。《黄帝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午时属火,火主光明,所以午时生人往往光明磊落,性格开朗。
《三命通会》中说:"午时生人,光明正大,热情似火。少年得志,中年建功,晚年享誉。"午时生的男子,往往少年时就能崭露头角,一生运势比较顺遂。
唐朝有一位名将叫李靖,据说就是午时出生。
李靖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就显露出军事天才。他年轻时就被任命为将军,带兵打仗。当时正值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并起。
李靖一开始投靠了唐朝,帮助李世民平定天下。他用兵如神,屡建奇功。攻打突厥时,他深入敌后,突袭敌军大营,一举击溃突厥主力。平定萧铣时,他水陆并进,迅速占领江陵。
李靖打仗有一个特点,就是光明正大,从不用阴谋诡计。他认为,真正的军事家应该堂堂正正地打败敌人,而不是靠阴谋取胜。这种风格,正是午时火德的体现。
有一次,李世民问他:"你打仗为什么总能赢?"
李靖说:"兵法的根本,在于一个'正'字。用兵要正,用人要正,用心要正。正则人心服,人心服则无往不胜。"
李世民听了,深以为然。李靖不仅军功卓著,而且为人正直,从不结党营私,深得皇帝信任。他晚年被封为卫国公,享尽荣华。
李靖的一生,正是午时生人的典型。年轻时就功成名就,中年建功立业,晚年享受荣誉。
午时生人有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性格开朗,热情似火。他们天生就有一种感染力,走到哪里都能带动气氛。他们喜欢交朋友,喜欢热闹,不喜欢孤独。
第二,光明磊落,坦荡直率。午时属阳,阳主明。午时生人往往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藏着掖着。他们不喜欢玩心机,更喜欢直来直去。
第三,少年得志,运势顺遂。午时为阳气最盛之时,午时生人往往早年就能有所成就。他们的人生轨迹比较顺利,不像子时生人那样坎坷。
第四,有领导才能,善于号召。火主光明,能够照亮别人。午时生人往往有领袖气质,能够团结和带领他人。
《周易》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到了正中就会偏西,月亮圆满了就会亏缺。午时生人也要注意这个道理,不要太过张扬,不要太过强势。
午时生人的问题在于,火性太旺,容易急躁。他们做事风风火火,有时候缺少耐心。火性太盛,也容易得罪人,因为说话太直,不够委婉。
《论语》说:"过犹不及。"过分和不及一样,都是不好的。午时生人如果能够学会收敛锋芒,既保持热情,又不失稳重,那就更完美了。
三说卯时。
卯时是日出的时刻,太阳刚刚升起,万物开始苏醒。《诗经》说:"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春天的太阳缓缓升起,草木茂盛生长。卯时就像春天的早晨,充满生机。
卯时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卯木,五行属木。木主仁,主生长,主生机。《黄帝内经》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卯时属木,木主生发,所以卯时生人往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命通会》中说:"卯时生人,生气蓬勃,仁慈善良。早年辛劳,中年发达,晚年兴旺。"卯时生的男子,早年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但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好。
宋朝有位名臣叫范仲淹,据传就是卯时出生。
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在寺庙里读书,每天只吃两顿粥,有时候连粥都喝不上。但他刻苦学习,从不懈怠。
有一次,寺庙里的和尚煮了一锅粥,给他盛了一碗。范仲淹舍不得吃,等粥凉了凝固之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有个富家子弟看到了,觉得他太可怜,送了他一些好吃的。范仲淹却没有吃,等那个富家子弟走后,他把食物还了回去,说:"我已经习惯了粗茶淡饭,怕吃了好的,以后就吃不了苦了。"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木性的体现。木能屈能伸,既柔韧又坚强。
范仲淹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在西北边疆任职时,他修建防御工事,抵御西夏侵略,深得军民爱戴。
最让人感动的是,范仲淹把自己的俸禄大部分都用来资助贫困学子,还在家乡设立义庄,帮助贫困的族人。他自己的儿子都穿着补丁衣服,但他资助的学生却有上千人。
范仲淹写了一篇《岳阳楼记》,其中有一句话流传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这种仁爱精神,正是木德的最高体现。
卯时生人有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木主仁,卯时生人往往心地善良,看不得别人受苦。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有一颗仁爱之心。
第二,生气蓬勃,充满活力。木主生长,卯时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刻。卯时生人往往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
第三,坚韧不拔,能屈能伸。木虽柔软,却有韧性。卯时生人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像树木一样,弯曲但不折断。
第四,早年辛劳,晚年发达。树木的生长需要时间,卯时生人的成就也需要时间积累。他们早年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好。
《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该像天道一样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卯时生人正有这种品质,他们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卯时生人的问题在于,木性过重,有时候会过于固执。他们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木性太盛,也容易受到金的克制,遇到强硬的对手会吃亏。
《中庸》说:"中和之为德,至矣。"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德行。卯时生人如果能够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变通,那就更好了。
说完了三个时辰生人的特点,再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子午卯三个时辰,在十二地支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格局。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这三个方位,加上西方的酉,构成了四正方位。
但为什么今天只说子午卯三个时辰,不说酉时呢?这里面有玄机。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替才是道。子为水,属阴;午为火,属阳;卯为木,介于阴阳之间。这三个时辰,正好体现了阴阳转换的过程。
从子到卯,是阴转阳的过程。子时阴极阳生,到了卯时,阳气初显。从卯到午,是阳气渐长的过程。到了午时,阳气达到顶点。从午到子,是阳转阴的过程。
这三个时辰生人,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子时生人,从黑暗走向光明,早年坎坷,晚年享福。午时生人,一直处在光明之中,一生比较顺遂。卯时生人,见证了黑暗到光明的转变,所以特别珍惜光明,特别努力。
《三命通会》中有一段论述:"子午卯三时,各有所长。子时生人智深,午时生人德厚,卯时生人仁广。三者若能相互配合,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意思是说,子时生人有智慧,午时生人有德行,卯时生人有仁爱。如果这三种人能够相互合作,就能成就大事。
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子。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虽然不知道他们各自的出生时辰,但他们的性格特点,正好对应了这三个时辰。
刘备足智多谋,善于谋略,这是子时的特点。关羽光明磊落,忠肝义胆,这是午时的特点。张飞勇猛善战,对兄弟讲义气,这是卯时的特点。
三个人相互配合,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如果只有刘备,没有关羽和张飞,他的谋略再好也难以实现。如果只有关羽,没有刘备的谋划和张飞的勇猛,也成不了大事。
这就是三种时辰相互配合的力量。
明朝有位大臣叫杨士奇,他曾经给明成祖朱棣写过一份奏章,分析朝中大臣的特点。他说:"有智者可谋事,有德者可主事,有仁者可成事。三者缺一不可。"
智者能够出谋划策,德者能够主持大局,仁者能够团结人心。这三种人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用在个人身上也一样。一个人如果既有智慧,又有德行,还有仁爱之心,那就是最完美的人格。
《论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恐惧。
子时生人的智,午时生人的勇(光明就是一种勇气),卯时生人的仁,如果能够集于一身,那就是圣人了。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三个时辰出生。但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弥补自己的不足。
子时生人要学习午时的光明磊落,不要太过阴沉。要学习卯时的仁爱,不要太过冷漠。
午时生人要学习子时的深思熟虑,不要太过冲动。要学习卯时的坚韧,不要遇到挫折就放弃。
卯时生人要学习子时的智慧,不要太过执着。要学习午时的果断,不要太过优柔寡断。
《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改变,改变了就能通达,通达了就能长久。人也是如此,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才能不断地进步。
说到这里,子午卯三个时辰生人的特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子时生人智深,午时生人德厚,卯时生人仁广。
但事情还有更深一层的玄机。古代命理大家在论述这三个时辰时,有一个最关键的秘密,这个秘密关系到这三种命格的真正征兆。
《滴天髓》中有一段极为隐晦的论述,专门讲了这三个时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段论述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三个时辰生人,虽然性格不同,命运轨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真正发挥自己命格的优势。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特点,就能趋吉避凶,一生顺遂。如果忽略了这个特点,再好的命格也会走向歧途...
这个最关键的秘密,就在《滴天髓》的一句话中:"子午卯三时,皆主变动。变则通,不变则滞。"
子午卯三个时辰,都是变动之时。子时是一天的转折,从阴到阳的转变。午时是阳气的顶点,物极必反,即将转向阴。卯时是日出时分,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
这三个时辰生人,天生就带着变动的基因。他们的一生,注定要经历许多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职业的变化,可能是居住地的变化,可能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可能是思想观念的变化。
《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变易"。天地万物都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子午卯三时生人,正是最能体现这个道理的。
但变化有两种:主动的变化和被动的变化。
主动的变化,是顺应天时,主动求变,这叫"变则通"。被动的变化,是被环境所迫,不得不变,这叫"穷则变"。
子午卯三时生人,如果能够主动求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自己,就能发挥命格的优势,一生顺遂。如果固守不变,抗拒变化,就会被命运推着走,吃很多苦头。
《三命通会》中记载了一个案例。
宋朝有位书生,子时出生。他年轻时考中秀才,本来有机会继续考举人、进士,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好了,不想再努力。他在家乡教书,过着安稳的日子。
起初几年还好,但慢慢地,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满足。学生越来越难教,收入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拮据。他开始抱怨命运不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有一天,一位云游的道士经过他家,给他批了八字。道士说:"你是子时生人,本该智慧过人,有大作为。但你犯了一个大错,就是不求变化。子时主变,你却守着不变,这就违背了天道。"
书生听了,恍然大悟。他已经四十岁了,但还不算晚。他开始重新学习,准备继续科举。经过五年的努力,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
这个故事说明,子时生人必须主动求变。如果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就会被命运抛弃。
午时生人也是如此。
明朝有位将军,午时出生。他年轻时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但到了中年,他觉得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开始享受生活,不再进取。
朝廷想调他去边疆,他不愿意去,觉得太辛苦。朝廷想让他训练新兵,他也不愿意,觉得太麻烦。渐渐地,他在朝中的地位下降了,被新一代的将领超越了。
后来边境发生战事,朝廷紧急调他出征。他已经好几年没打仗了,武艺生疏,战略也落后了。结果打了败仗,被朝廷问罪,贬为庶民。
这位将军临终前对儿子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停止了变化。午时生人,本该光明向上,不断进取。我却满足现状,不求进步,最终落得这个下场。你要记住,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个故事说明,午时生人也必须主动求变。如果停滞不前,即使曾经辉煌,也会走向衰落。
卯时生人更是如此。
清朝有位商人,卯时出生。他年轻时开了一家小店,凭借勤奋和仁义,生意越做越大。但到了中年,他觉得自己的经营模式已经很成熟了,不需要改变。
可是时代在变,商业环境在变,顾客的需求也在变。他的竞争对手开始学习西方的经营理念,引进新的商品,采用新的营销方式。他却固守传统,不愿改变。
结果,他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最后,他的店铺倒闭了,他也破产了。
这位商人临终前写了一封信给后代,信中说:"卯时生人,本该生机勃勃,不断成长。树木要不断地长出新枝,才能保持生命力。我却停止了成长,最终枯萎了。"
这个故事说明,卯时生人同样必须主动求变。如果停止成长,就会失去生命力。
那么,子午卯三时生人应该如何求变呢?
《易经》提供了答案:"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用深厚的德行来承载万物。变化的根本,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的德行。
第一,要不断学习,增长智慧。
《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高兴吗?子午卯三时生人,都要保持学习的习惯。
子时生人要学习新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智慧,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信息。
午时生人要学习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要不断地挑战新的目标。
卯时生人要学习新的理念,更新自己的观念。不要固守传统,要敢于接受新的思想。
第二,要不断修德,提升境界。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子午卯三时生人,都要注重德行的修养。
子时生人虽然智慧过人,但不能只有智慧,没有德行。智慧如果用在邪道上,就会害人害己。要把智慧用在正道上,帮助别人,造福社会。
午时生人虽然光明磊落,但不能只有热情,没有深度。光明如果没有德行支撑,就会变成虚荣。要把光明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做一个真正有德的人。
卯时生人虽然仁慈善良,但不能只有仁爱,没有智慧。仁爱如果没有智慧指导,就会变成溺爱。要把仁爱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帮助别人真正成长。
第三,要不断实践,积累经验。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明确辨别,踏实实行。最后的"笃行"最重要。
子时生人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智慧用到实践中去。只有在实践中,智慧才能发挥作用。
午时生人不能只是空有热情,要把热情转化为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创造成果。
卯时生人不能只是空有善心,要把善心转化为善行。只有行动,才能帮到别人。
第四,要懂得顺势而为,不要逆天而行。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子午卯三时生人,都要学会顺应天道,顺应自然。什么是天道?《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就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
子时生人要顺应阴阳转换的规律,该收敛的时候收敛,该展现的时候展现。
午时生人要顺应盛极必衰的规律,在巅峰的时候保持谦虚,为将来留余地。
卯时生人要顺应生长的规律,不要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滴天髓》中还有一句话:"时上三奇,富贵无疑。"时辰上遇到三奇,富贵是没有疑问的。什么是三奇?就是子午卯这三个时辰。
但这里的"富贵",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贵,更是精神上的富贵。子时生人的智慧,午时生人的德行,卯时生人的仁爱,都是无价之宝。
《论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财富和地位,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的,君子是不会接受的。
子午卯三时生人,都有获得富贵的潜力。但能否真正得到,还要看是否走正道。
如果子时生人把智慧用在算计别人上,就会遭到报应。如果午时生人把光明用在炫耀上,就会招来嫉妒。如果卯时生人把仁爱用在溺爱上,就会害人害己。
只有把智慧用在正道上,把光明建立在德行上,把仁爱建立在智慧上,才能真正获得富贵,而且这种富贵是长久的。
最后,还要说一个最重要的道理。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的法,都像梦、像幻影、像水泡、像影子一样虚幻。
时辰只是一个参考,命格只是一个框架。真正决定命运的,是一个人的心念和行为。
《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灾祸和福分没有固定的门路,都是人自己招来的。
子时生人如果心术不正,智慧再高也没用。午时生人如果行为不端,再光明也是假的。卯时生人如果心怀恶意,再仁慈也是装的。
相反,即使不是子午卯这三个时辰生人,只要心地善良,行为端正,一样能够获得幸福。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会有多余的福报。
时辰给了我们一个起点,但终点在哪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子午卯三时生人,有更好的起点,但如果不努力,照样会失败。其他时辰生人,起点可能不够好,但如果肯努力,照样能够成功。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的叫做本性,按照本性行事叫做道,修养这个道叫做教化。
子午卯三时生人,各有各的本性。子时生人本性聪慧,午时生人本性光明,卯时生人本性仁善。但能否发挥这些本性,还要看后天的修养。
修养的方法,就是前面说的:不断学习,不断修德,不断实践,顺应天道。
做到了这些,子时生人就能成为大智慧者,午时生人就能成为大德行者,卯时生人就能成为大仁爱者。
做不到这些,再好的命格也是白搭。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明白。
子午卯三时生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特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就要发扬光大。知道了自己的劣势,就要努力改正。
子时生人要发扬智慧,但要避免太过阴沉。要学习午时的光明,学习卯时的仁爱。
午时生人要发扬光明,但要避免太过急躁。要学习子时的深沉,学习卯时的韧性。
卯时生人要发扬仁爱,但要避免太过固执。要学习子时的智慧,学习午时的果断。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才是最高的智慧。
《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关键是要有谦虚的心态。
子午卯三时生人,如果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就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这就是子午卯三时生人的特殊之处,这就是三种命格的真正征兆。
不在于时辰本身有多么神奇,而在于懂得时辰的特点,顺应天道,主动求变,不断进步。
这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配资咨询平台,这才是命理学真正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正规在线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