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稻麦轮作‘半吨粮’周年丰产高效双配套技术”亮相决赛舞台、“林下‘灵芝-赤松茸’高效循环增值技术”获得阵阵掌声正规配资平台推荐,2025年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正以“实用”为锚点,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打通农业科技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11月12日,这场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总奖金达600万元的赛事在武汉收官。最终“种子芯片与科技智钵双擎”蔬菜瓜果高效技术等5项技术从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进入决赛的15项技术均瞄准乡村生产的痛点、农民增收的难点,涵盖粮油高效生产、动物健康养殖、智能农机装备、现代农产品加工、道地药材种植等多个领域,涉及生态种植、智能装备、服务平台、现代物流等多个类别。
获得一等奖的稻麦轮作“半吨粮”周年丰产高效双配套技术,较传统稻麦轮作种植模式周年增产超140公斤,利用该技术种植的水稻、小麦产量均创湖北单产最高纪录,水稻更是超出国家超级稻产量标准约120公斤。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湖北省内20余个县市区,种植面积超11万亩,带动合作社、企业9个,带动农户1178户,推动产业整体增收近2.8亿元,实现节本增效3300万元。
获得全场最高分(90.91分)的林下“灵芝-赤松茸”高效循环增值技术则是把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技术。神农架天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如琼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曾经市场上灵芝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本技术是利用菌糠制肥、林下栽培等绿色技术,通过复合微生物专利菌剂降解林木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转化为灵芝袋料,灵芝菌糠、腐熟秸秆再用于赤松茸种植,两种食用菌通过梯次加工的方式,1~4月赤松茸出菇、5~9月灵芝生产,提升了全年资源利用率。较传统灵芝种植模式,新技术可节约成本30%以上,原料综合利用率超过95%,原料精深加工增值超200%,实现户均增收3.2万元,带动产业增收近1000万元。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赵书红表示,进入决赛的15项技术符合湖北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创新性和推广性,让农业从业人员找到了推动产业发展的突破口;600万元总奖金的设立,彰显了湖北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多领域技术的集中亮相,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多元选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周芳
相关阅读
投资人已就位!1700个博士后“硬科技”项目迎来“路演时刻”有42家创投机构参加创新创业成果展示。
204 10-26 09:52
优先补上最大短板,“十五五”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支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5 157 10-24 13:11
游客涌入古村,村民家门口上班,乡村文旅热解锁就业新地图乡村振兴如何让“空心村”变为“网红村”?
6 200 10-08 16: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沪成立,怀进鹏龚正阿祖莱出席加快把上海打造成国际STEM教育发展高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41 09-21 19:19
创新“田间沃野”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7期为乡村振兴破局“支招”产业发展是金融支农的首要方向正规配资平台推荐,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持久动力。
48 09-16 20:5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正规在线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